生技萃取檳榔產業再出發
為改變荖花荖葉的發展困境,同時開發荖花荖葉的新用途,由台東工業策進協進會與台東農會並結合創立生物科技公司也與幾家廠商共同組成產業研發聯盟,積極思考荖花荖葉的新未來,並在投入產品開發之前,委託工研院南分院,針對荖花及荖葉抽出物之抑菌功能與安全性進行評估。
協助荖花荖葉植物創新應用可行性評估計畫的工研院南分院奈米粉體與薄膜科技中心研究員張景煇博士透露,四季均可生產的荖花荖葉,產量不定,很容易因為產量過大,引起價格崩盤;若以生物萃取技術,將過量生產的荖花荖葉發展成生技產品,可維持價格穩定,讓農民收益不致減少。「現在可能是有剩的才來做萃取,未來產值一旦提高,說不定會改變目前以供應檳榔業所需為主的產業生態。」
根據文獻資料,荖葉本身含有簍葉酚、烯丙基焦性兒茶酚、多種氨基酸等成分,部分組成會造成染色體異常,但也含有抗癌及抗氧化之成分,荖花丙酮萃取液中亦含有一些抗癌物質。相關研究報導則發現,荖葉與荖花的甲醇抽出物,可有效達到抑菌功效。因此,在規畫荖花荖葉的生技應用領域時,即朝向滅菌的方向進行,希望透過生物萃取技術,分析抑菌功效與安全性,同時針對萃取液中的致癌物黃樟素等加以分離。
初期的規劃希望能發展洗手乳之類產品,但考量內含成分,可能有部分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將所含有害物質萃取、純化之後,再加以分析,才能確定是否適合做成與人體肌膚接觸使用的洗手乳。關於這點,張景煇強調,未來即便不開發洗手乳,「其滅菌的特性,仍可望發展一般用途的環境用滅菌產品。」
感受到荖花荖葉產業求改變的強烈企圖,南分院奈米粉體與薄膜科技中心也跟著動起來,希望以生技力量,讓荖花荖葉產業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新道路。不過,由於荖花荖葉甚少使用於搭配檳榔以外的用途,加上文獻記載資料有限,關於主要成分、荖花香味與黃樟素的關連性等,都需要建立更多研究分析資料,以利評估後續產品開發。
實驗室進行的工作屬於前期研究階段,對於荖花荖葉未來的發展具決定性影響,從去除毒素,完成純化,並完成評估作業。整個計畫對於負責此研究案與荖花荖葉分析的工研院南分院奈米粉體與薄膜科技中心副研究員而言,一方面要萃取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加以分析、測試,另方面要保留荖花荖葉獨特香氣。
「原先設定荖花荖葉萃取物能有7成的抑菌能力,經過檢測後,確認可達9成以上。」在抑菌功效分析上是順利完成,但胡學琳透露,在毒性影響部分,因為一開始朝向醫療器材領域常用的細胞毒性試驗方向,後來卻發現毋須侵入人體的洗手乳並不適用此檢測。幸而經過與張景煇討論後,很快修正方向,並尋求工研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醫藥技術組的皮膚照護醫學檢驗實驗室協助,完成荖花荖葉洗手乳的皮膚安全與過敏檢測。目前南分院已完成荖花荖葉萃取,以及抑菌效能評估報告,也將荖花荖葉洗手乳的樣品交給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做為探析市場反應的前導。
工商時報 【葉芷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