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組織細胞病
惡性組織細胞病簡稱惡組,是組織細胞及其前身細胞異常增生的惡性疾病,主要累及淋巴和造血器官。臨床有高熱,肝、脾、淋巴結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及進行性衰竭。
【臨床表現】由於病理改變多樣性,臨床表現也錯綜複雜。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結合國內文獻,15~40歲占多數(68.4%),男女之比約為3∶1。不少報導均以農民為多見。
發熱為首見及常見症狀(97.2%)。多數為不規則高熱,少數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發熱常持續不退,並隨病程進展而升高,可伴畏寒甚至寒顫。
一、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現 有由全血細胞減少而引起的貧血,感染和出血症狀。肝、脾和淋巴結因組織細胞浸潤而逐漸腫大。腫大程度以脾(75%)為顯著,一般達助緣下3~5cm,其質地由中至硬,可有觸痛,偶有隱痛。肝腫大(85%)質軟至中,最大達肋下3~5cm。淋巴結多為黃豆至蠶豆大小,以頸及腋下最常見,少數表現腹塊。病程後期出現黃疸(8.6%)主要與肝損害有關,少數系肝門淋巴結壓迫膽總管所致。
二、非造血器官受累的表現 肺部病變很多見,患者有咳嗽、咯血並可出現呼吸衰竭;X胸片示有片狀模糊陰影。漿膜腔積液也為常見表現,半數患者屍解中有胸水及心包腔積液,臨床均被誤診。漿膜腔積液系由有關臟器及漿膜浸潤外,低蛋白血症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惡組細胞浸潤的特異性皮膚損害表現為浸潤性斑塊、結節、丘疹或潰瘍,偶有剝脫性紅皮病或大皰等。皮損多見於四肢,有的呈向心性分佈。同一患者可合併存在兩種皮損。
其他如腦部受累,臨床可出現腦膜炎、失眠、截癱、尿崩症及眼球突出。鼻咽部可見內芽腫,可因新生物而致呼吸困難。心臟間質累及時,心電圖有心肌損害和(或)心律失常表現。胃腸道器官有大量惡組細胞浸潤可引起腹痛、腹瀉、上消化道出血,以及類似腸炎、腸結核、部分腸梗阻甚至腸穿孔的症狀。
【治療】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各種抗腫瘤化療雖對部分患者症狀有所改善,但大多未能緩解。目前試用治療方法有:
一、環磷酰胺 每日劑量為100~400mg注射或口服,總量可達8~12g。臨床症狀改善後每日減為50~150mg。緩解標準為一般症狀改善,肝、脾及淋巴結縮小,骨髓象及血象中異常組織細胞消失。根據50例治療結果,完全緩解20例,平均緩解自3周至6個月。部分緩解的13例,時間自1周至3~8年。
二、聯合化療 曾用COPP方案,有效率達63%,但大多復發較快,中位數存活期約9個月。也有推薦CAOP方案(環磷酰胺+阿黴素+長春新堿+潑尼松)並在3個療程間加用博來黴素4mg/m2靜脈注射。部分患者在2療程CAOP方案後第10天用大劑量氨甲蝶呤(多數在1~20g/m26小時內靜滴),24小時後用甲酰四氫葉酸10mg/m2每6小時一次,共10次)。每3周重複一療程。在22例患者中,15例取得完全緩解,5例部分緩解,中位數完全緩解時間30個月,部分緩解2.4月。需取得臨床緩解中位數為2個療程,如3個療程後患者未有緩解趨向,應更換其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