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油代柴油 初見成果
工業技術研究院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微藻生質能源開發,今天發表技術成果,未來可望以藻油代替柴油。
經濟部能源局主導、工研院與水驗所東港生技中心合作的微藻生質能源技術開發,在東港生技中心舉行成果發表會。
能源局表示,台灣從民國95年起開始示範使用生質能源,至今已全面實施市售柴油中摻配2%生質柴油,提高生質柴油的摻配比例是未來趨勢,但需先開發新的自主油脂料源。
工研院表示,微藻生質能源的技術包含藻種開發、養殖、採收、油脂萃取與轉酯化等開發,4年前與東港生技中心合作開發,目前技術已達世界水準。
工研院說,預估每年每公頃可生產1萬5000公升的藻油,吸收100噸的二氧化碳。
另外,微藻採收所使用的多層過濾採收設備,採收效率佳,設備與操作成本低,工研院已和國際先進生質燃料與生質物聯盟(NAABB)簽下合作備忘錄,將此採收系統拓展到國際。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藻種,將藻類油脂含量從30%提升至70%,並可直接處理濕藻泥的連續萃取設備等,也是突破性的研究,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工研院表示,台灣天然條件適合微藻相關技術開發,且生長時具有減碳、廢水處理與非糧料源特性,產物除了生質能源開發外,還可應用在餌料、飼料、健康食品、化妝品等產業上。
工研院指出,已掌握微藻能源關鍵技術,並吸引國內至少9家廠商投入開發。
不過,工研院相關人員也表示,目前藻油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於柴油,朝商品化推進還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