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病因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急性膽管完全梗阻和化膿性感染所致,它是膽道感染疾病中的嚴重類型,亦稱急性重症型膽管炎,此病在我國較多見。膽管結石是最常見的梗阻因素,其他還有腫瘤、炎性狹窄和蛔蟲等。造成化膿性感染的致病細菌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綠膿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厭氧菌亦多見;如混合感染時,病情更加嚴重。
臨床表現 大多數病人有膽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驟,突發劍突下或右上腹部頂脹痛或絞痛,繼而寒戰、高熱、噁心、嘔吐。病情常發展迅猛,有時在尚未出現黃疸前已發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狀。如未予有效治療,繼續發展,出現全身紫紺、低血壓休克,併發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者可在短期內死亡。檢查病人體溫常高達40℃以上,脈速達120~140次/分,血壓降低,呼吸淺快。劍突下有壓痛和肌緊張,肝腫大,肝區有叩擊痛,有時可觸及腫大的膽囊。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明顯升高,許多病人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血氧分壓明顯下降。
對本病的診斷,主要是在Charcot三聯症的基礎上,又出現休克和神經精神症狀,具備這五聯症即可診斷。但應注意到,即使不完全具備五聯症,臨床上也不能除外本病的可能,需嚴密動態觀察,綜合分析,及時作出判斷。此外亦應注意到肝內型膽管炎的診斷,因其症狀常不典型;梗阻部位較高,腹痛可能較輕,黃疸亦不重,無腹膜刺激徵象,但全身感染症狀較明顯,這些都應加以注意。
治療 治療原則是緊急手術解除膽道梗阻並減壓引流。手術前短期積極準備,包括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給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及時使用多巴胺等擴張血管藥物,防治急性呼吸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手術是以切開減並引流膽管、挽救生命為主要目的,故手術應力求簡單有效,但也要盡可能地仔細探查膽管,力爭解除梗阻因素。膽囊病變多系繼發者,一般不作急症切除,可留待二期手術處理。膽囊造口術常難達到減壓膽管的目的,一般不宜採用。對伴有肝內膽管梗阻的病人,急症手術常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此時可行PTCD,先引流減壓膽管,使病人轉危為安,再進一步詳細檢查,瞭解病情,施行擇期的徹底手術。